破阵子ppt课件是为九年级语文教师制作的一套PPT教学课件,教师可以直接通过该课件进行教课授课,也可以下载之后,根据自己的教学要求和习惯进行自由编辑和修改,让它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更好的学习这一课文,体会作者的怀才不遇,需要的朋友赶紧来欧普园下载吧!

破阵子原文及翻译
原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译文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北疆歌曲。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
注释
(1)醉里:醉酒之中。
(2)挑灯:拨动灯火,点灯。看剑:查看宝剑。准备上战场杀敌的形象。说明作者即使在醉酒之际也不忘抗敌。
(3)八百里:指牛。《世说新语·汰侈》“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后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4)麾:军旗。麾下:指部下。
(5)炙:烤肉。
(6)五十弦:本指瑟,泛指乐器。翻:演奏。塞外声:以边塞作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7)沙场:战场
(8)点兵:检阅军队。
(9)马作的卢(dílú)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作,像…一样;的卢,马名。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性烈的快马。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10)作:像,如。
(11)霹雳(pīlì):特别响的雷声,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
(12)了(liǎo)却:了结,完成。
(13)天下事:此指恢复中原之事。
(14)赢得:博得。
(15)身后:死后。
(16)可怜:可惜。
破阵子ppt课件预览








破阵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掌握在一首词中通过朗读表现豪情壮志与无奈悲凉的方法技巧
梳理现实与梦境的叙事结构关系,明确雄壮与悲凉的抒情层次关系
教学重点: 掌握在一首词中通过朗读表现豪情壮志与无奈悲凉的方法技巧
教学难点: 梳理现实与梦境的叙事结构关系,明确雄壮与悲凉的抒情层次关系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1、一个人喝醉酒后,可能会有怎样的行为表现?
2、有没有同学知道辛弃疾喝醉酒之后会做什么?剑有什么好看,为什么要看剑?辛弃疾从剑中看到了什么?
二、 解决朗读基本功
1、参考课下注释自读本词
2、指名朗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字音:挑灯、麾下、炙、的卢、了却、白发
节奏: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3、圈划其中在理解上有疑问的地方,举手提问,讨论解决
4、在朗读中消化字词理解
三、读出梦中“壮 ” 志
1、作者在醉梦之中挑灯看剑,哪些是诗人在醉梦之中看到的场景?标志是什么?
“看剑”——以所见之物为媒介,“梦回”——由声音引入梦境
2、眼前浮现了哪些场景?
3、朗读描写梦境的诗句,说说作者的这些诗句给你以怎样的感受?
4、作者自称这是一首“壮词”,这种雄壮体现在哪些方面?
(1)战场壮阔
(2)主将豪迈
(3)士气高昂(能不能是沙场“春”点兵,沙场“夏”点兵?)
(4)战斗激烈(为什么不直接进行正面描写?)
(5)志向远大
5、怎样朗读更能表现出出战的豪迈雄壮?
音量 语调 节奏 语气
6、朗读点评
四、 对“壮”的否定,以及否定之否定
1、作者自称这是一首“壮词”,所有的同学都同意吗?作者有没有可能没有说实话呢?
2、从哪一句可以看出这首词不是“壮词”?你如何理解“可怜白发生”在这首词中的作用?它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3、在全文朗读中如何处理这句“可怜白发生”?请同学示范
4、词中还有别的地方能够品读出作者的“悲”情吗?重新审视“醉里挑灯看剑”
5、如果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悲”的,那么我们之前朗读的方法是不是就要改变了?(通过对朗读方法的提问,思考本词中“悲”与“壮”的关系)
6、朗读全词
五、 对比鉴赏,加深理解
1、陆游的《诉衷情》与辛弃疾的《破阵子》有许多相似之处,常常被人比较,对比两首词,说说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说说你更喜欢哪一首?理由是什么?(引入古代诗论中“气”与“格”的概念)
3、以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中《辛派词人》的对比作为参考借鉴。鼓励同学的真知灼见和独立品味、比较阅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