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ppt课件是根据语文课文《一面》制作的PPT教学课件,该课件包含了丰富的课文相关内容和知识,还有大量精美的图片,教师可以下载之后直接拿来使用,节省大量课件制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该课件进行教学,也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也提高了教学质量,需要的朋友赶紧来下载吧!

一面作者简介
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当代哲学家、小说家、散文家。
1909年1月出生,江苏涟水县人.在南京金陵大学附中、上海立达学园、同文书院学习过,最后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
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
1932年参加“左翼剧联”,同年8月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判刑
1935年经人保释出狱,后赴马来西亚,参加马来西亚共产党活动,被官方获悉,迫令出境。
1936年夏返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
1937年抗战开始,参加新四军,一直在部队和地方做文教和行政工作。解放后,历任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省文教厅长、省委宣传部部长、湖南大学校长,
1983年离休,直到1987年逝世。
一面ppt课件预览








一面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轻视、徒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边学习边运用,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正确领悟文章人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鲁迅对青年的关心和爱护,感受青年作者对鲁迅革命忘我、关爱忘我崇高精神的敬仰和爱戴。
教学重点:
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课前测:
划去错误读音
地窖(jiào yáo)摩挲(suō shā)踌躇(chú chù)熏黑(xūn xiōnɡ)
虐待(lüè nüè)赫然(hè chì)书脊(jí jǐ ) 憎恶(è wù)
课前积累:
他是对阶级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一个人,他从不会因为对方的身份贫穷而不管不问,只要有人求到他时,他总会尽心地帮助。
教学过程:
一、 课前积累
今天课前积累一段话,出示:
他是对阶级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一个人,他从不会因为对方的身份贫穷而不管不问,只要有人求到他时,他总会尽心地帮助。
1. 这段话写谁?这段话你读明白了什么?
2. 怎样能快速背下来?
3. 通过这段话,我们仿佛看到了鲁迅的精神和品质。对于一个去世的人没能亲眼看到他,很遗憾,我们可以通过文章去了解他。这个单元我们通过鲁迅的侄女认识了一位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鲁迅先生,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课文《一面》,在阿累笔下的鲁迅又是什么样?
二、 自读自悟
1. 阅读连接语,明确阅读要求。
①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在作者眼里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
③你对鲁迅有什么新的认识?
④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 以小组为单位自学。3号先汇报。
三、 汇报交流
重点围绕鲁迅的肖像研读:
①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摸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面孔的瘦、长而直竖的头发、“一”字胡须,抖擞的精神,给作者的第一印象竟是那么深刻。)
②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作者惊异自己竟然得到了鲁迅的帮助,鲁迅工作的废寝忘食。)
③我又仔细地看了他的脸——瘦!(作者担忧鲁迅的身体,敬佩他的顽强精神。)
④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他的手多瘦啊——(作者为鲁迅憔悴的身体感到心痛。)板书:瘦 让人痛心 让人敬仰精神抖擞
1.从大家的朗读中,不仅可以感受到鲁迅为民族大众日夜操劳、忘我革命的精神,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者,这位青年工人对鲁迅的敬仰和爱戴。
2.有两处内容有些雷同,能否删去一处?板书:从远到近 整体到局部
3. 作者通过六处外貌描写,把鲁迅瘦而精神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那么鲁迅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课文又向我们揭示了鲁迅的什么品质呢?哪个组能说说?(对年轻人的关心)
4.出示课文末尾一段:
在这四年里,我历经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引导齐读。
(1)想一想,在黑暗的旧社会,一个最平凡最底层的工人可能会遭受到怎样非人的虐待? 根据反馈,引导笔练:
是的,当我被老板无辜责骂时,当我因失业饿得三天没吃上一顿饭时,当我病得全身无力,一个人躺在床上时,我好像又见到了鲁迅“一面”,拿起笔,选择一句,补充写完整。(出示以下三句练习,学生笔头练习,再朗读交流。)
①当我被老板无辜责骂时,我的眼前就会出现鲁迅的严肃而慈祥的面容: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②当我因失业饿得三天没吃上一顿饭时,我的耳边就会响起鲁迅亲切的话语: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③当我病得全身无力,一个人躺在床上时,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2)“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可见,鲁迅时时刻刻影响和鼓励着作者克服困难,
度过艰难万苦。你知道为什么仅仅是“一面”,却给这位青年工人带去了那么大的精神力量?(大致围绕鲁迅不怕反动恶势力,全心为民族解放而不懈战斗;不顾及自己的病体,关心人民大众的疾苦。)
4. 为什么用“一面”为题?
四、 小结
“一面”,有“一面之缘”,“一面之交”之意,平淡、短暂。与鲁迅先生带给“我”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和长远的影响形成强烈对比,一面胜似多面,凸显一面的不平凡。
五、 读写结合
全文的最大成功之处,是通过赠书过程中对鲁迅的肖像、语言和行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表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板书:抓特征表性格 有视角
请同学们仿照本文的写法,为本班同学或老师画像。
六、出示“只要有着这灯,天黑的时候,也便有了行人。”齐读。
同学们,这盏在黑暗里永不熄灭的灯,就是鲁迅。相信,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能够读懂鲁迅的作品,那时,我们就可以走进他的心灵世界,去倾听他对黑暗的痛斥,去感受他对民众的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