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ppt课件是针对话剧《威尼斯商人》制作的一套PPT教学课件,可以帮助九年级语文教师轻松制作PPT教学课件,能够节省大量课件制作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课件内包含了丰富的课内外知识资源,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这篇课文。需要的教师可以来欧普园下载!

威尼斯商人ppt课件预览








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节选自莎士比亚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是这部剧作的高潮。描写了威尼斯法庭审判“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
本单元为戏剧单元,承接前一单元对生命的描写与讴歌,本单元重在展现人生百态和人性。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本文不管是在戏剧冲突的展现上还是人物个性化语言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是里程碑式的代表,在世界戏剧史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教学本文,要引导学生理清在戏剧冲突中情节发展的过程,认识剧中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体会剧本所运用的戏剧技巧,品味丰富生动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夏洛克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性,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
2、设计思路: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节课我先通过PPT课件播放莎士比亚经典剧作的图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这节课。然后通过让学生课堂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以及观看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作者、戏剧的相关常识以及较完整的故事梗概。然后再通过PPT展示和课堂提问、引导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探究本文的相关情节、人物和矛盾冲突。最后通过学生阅读课文,以小组探究的形式掌握人物形象以及引发冲突的社会原因,同时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如下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多媒体辅助,启发设疑讨论,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法,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如提出问题、重点研读、归纳整合、讨论交流等,从而深化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科学素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户县大王中学九年级2个教学班的学生,这2个教学班学习情况各不相同,学生的语文基础和课堂反应差异也比较大(特别是1班的部分学生有较严重的厌学现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对于语文这一门学科普遍不太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欠佳,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掌握“恻隐、豁免、万恶不赦、遍稽群籍”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剧本知识,培养学生了解各种文艺表现形式的兴趣。
(3)了解莎士比亚及其创作情况。
过程与方法:
(1)鉴赏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把握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
(2)认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鲍西娅的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学习安东尼奥友情至上、鲍西娅见义勇为的精神。
5、教学重点与难点:
分析、理解剧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认识夏洛克这一形象的复杂性。
二 、教学准备:
1、教学策略:
教:教师讲授和引导为辅,学生讨论研究为主
学: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
2、教学资源:
供教师使用的资源:自制PPT课件,课本,教参
供学生使用的资源:课本,课前搜集的和本节课有关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激情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时一分钟)
“英国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马克思称之为“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的作品中,《罗密欧与朱丽叶》千年传唱流了千年的泪水;《哈姆雷特》一个快乐王子的忧郁震撼了一大批人……而《威尼斯商人》却是莎氏喜剧的巅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学习新课:
一、 资料助读(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快速的掌握相关知识,用
时五分钟)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选有价值的资料投影显示,全班共享。
2.教师酌情提供一些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及剧情。
文字资料内容如下(多媒体展示):
(一)作者作品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他现存的剧本有37部,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西方,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莎士比亚全集,即一个是宗教的神,一个是艺术的神。
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雨果誉莎士比亚为“戏剧界的神人”。同时代人本•琼生称誉他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人文主义(humanism)是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
(二)戏剧基础知识:
1、定义: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文学上的戏剧(戏剧文学)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是“一剧之本”,它是一种与小说、散文、诗歌并列的文学体裁。
2、分类:
按表现手法划分: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诗剧;
按剧情繁简及结构划分:多幕剧、独幕剧;
按矛盾冲突性质和表现手法划分:喜剧、悲剧、正剧(悲喜剧)。
3、戏剧文学的特点:
第一、剧本的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
第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第三、剧本主要靠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性格。
(三)故事梗概(多媒体展示图片辅助教学,让学生更直观有效地理解故事情节):
威尼斯富商安东尼奥为了成全好友巴萨尼奥的婚事,向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借债。由于安东尼奥货款给人从不要利息,并帮夏洛克的女儿私奔,怀恨在心的夏洛克乘机报复,佯装也不要利息,但若逾期不还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不巧传来安东尼奥的商船失事的消息,资金周转不灵,贷款无力偿还。夏洛克去法庭控告,根据法律条文要安东尼奥履行诺言。为救安东尼奥的性命,巴萨尼奥的未婚妻鲍西娅假扮律师出庭,她答允夏洛克的要求,但要求所割的一磅肉必须正好是一磅肉,不能多也不能少,更不准流血。夏洛克因无法执行而败诉,害人不成反而失去了财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疏通阅读障碍,以提问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教学更直观生动。用时八分钟)
1.学生自读课文,圈点勾画生词和精妙好词。
学生交流词语积累情况(多媒体展示辅助教学):
恻(cè)隐 豁(huò)免 告禀(bǐng) 庖(páo)代 万恶不赦(shè) 遍稽(jī)群籍 诉讼(sòng) 刽(guì)子手
万恶不赦:极端恶毒、罪恶多端而不容赦免。
遍稽群籍:查遍所有的书籍。稽:查考。
折衷是非:判定谁是谁非。折衷,指对争执不决的双方进行判断、裁决。
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媒体展示,学生讨论后回答以下问题)
1 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 这场戏的冲突双方都有哪些人物?
3 双方的矛盾焦点是什么?
4 学生复述本文剧情。
5本场戏从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可以分为前后两个半场,如何划分?前后半场各写了什么?
生讨论后明确:
1 一场法庭上的生死交锋。
2 法 官——公 爵;
原 告——夏洛克;
被 告——安东尼奥;
被告的朋友——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尼莉莎(书记);
律 师——鲍西娅。
3 一磅肉。
4 这场戏描写了威尼斯法庭审判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最后夏洛克败诉,并受到应有的惩罚。
5前半部分:夏洛克执意报复,一定要按约处罚。
(前半场是夏洛克的戏)
后半部分:鲍西娅智挫夏洛克,最后取得胜利 。
(后半场是鲍西娅的戏)
三、再读课文,看人物冲突(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交流、协作意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人文主义情怀。并能及时检验学生对人物特征和文本核心冲突的掌握情况,巩固知识,深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用时十八分钟)
教师提示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时抓住矛盾冲突,进而深究导致
冲突的深层原因。
1、学生分角色分小组速读课文,讨论探究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学生讨论后明确:
A、夏洛克:贪婪、吝啬、残忍、固执、冷酷无情、嗜钱如命、惟利是图、狡诈、能言善辩、老于世故、复仇心重-----高利贷者形象。
B、鲍西娅:博学细心、精明能干、足智多谋、落落大方、执法如山、行事果断、善良仁慈,崇尚正义,注重友情,是莎翁塑造人文主义妇女的典型形象。
C、安东尼奥:慷慨助人、见义勇为、重情重义,珍视友情,宽宏大量,重义轻利,但面对尖锐的矛盾不能斗争、不会斗争,表现出其软弱、妥协的一面-----“商业王子”形象。
D、巴萨尼奥:见义勇为、重情重义、但不懂得斗争策略,表现得较软弱。
E、公 爵:稳重慈祥,委婉耐心。
F、葛莱西安诺:嫉恶如仇,易于激动,嬉笑怒骂,暴躁易怒,敢于斗争,和安东尼奥形成鲜明对比。
2、根据大家的分析,夏洛克和其他人其实是不同的两类人的代表。那么,他们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呢?
明确:原告夏洛克代表高利贷者(即封建主义经济形式残留);
被告安东尼奥及其朋友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即资本主义早期代表)。
3、和夏洛克形成鲜明对比的这一组人物具有什么共性呢?
生讨论后明确:崇尚正义,慷慨仁爱,忠于友谊,是作者塑造的具有人文主义的理想化的人物形象。
4、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剧中这两类人之间的冲突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矛盾的体现。请问你是怎样理解剧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的?(借助人物冲突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点,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深化重点和突破难点。)
明确:剧中的戏剧冲突是围绕着安东尼奥和夏洛克之间是否“照约执行处罚”的契约纠纷而展开的,安东尼奥和夏洛克是两个对立的人物形象,他们对待金钱和人情的态度截然相反,安东尼奥是莎士比亚理想中的商人,是所谓“商人王子”,慷慨仁厚,放债不取利息,珍重友谊,不惜为之牺牲生命,而夏洛克却爱钱如命,惟利是图,受到损害就要加以灭绝人性的报复,对他贪婪的金钱欲和残忍的报复心,作者显然持否定态度。但是我们深入挖掘一下它的现实意义,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是经济利益上的矛盾,反映的是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当时新兴的商业资产阶级以海外贸易为主要经营手段,他们认为商业贸易是一种体面的行业,而高利贷是从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旧式赢利方式,受到新兴资产阶级的轻视。商业资产阶级由于经营的需要而离不开借贷,所以与高利贷者有着经济利益上冲突,安东尼奥和夏洛克的冲突,正是这种社会矛盾的反映。
5、故事的结局如何?你如何看待这个结局?(生各抒己见,教师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发表独到的见解,只要言之成理则可。)
生自由发言:
生A:结局是鲍西娅赢得了官司,而夏洛克输得一败涂地。
生B:鲍西娅设了一个“陷阱”——“一个异邦人企图用直接或间接的手段”谋害公民的犯罪境地。然后一步一步地将夏洛克引向陷阱:第一步——劝夏洛克“慈悲一点”;第二步——拒绝了巴萨尼奥“把法律稍微变通一下”的请求;第三步——让夏洛克明确表示不答应三倍还款的态度;第四步——让夏洛克去请一位医生来为安东尼奥“堵住伤口”,“免得他流血而死”。这些都体现了鲍西娅的聪明机智、仁慈善良和行事果敢的特点。
生C:本文以鲍西娅最后取得的胜利,赞美了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鲍西娅等人的仁爱、勇气和智谋,这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也是对人文主义的歌颂。
课堂小结 (多媒体展示,对本节课进行简单归纳,用时一分钟):
这节课,我们初步接触话剧艺术,了解了话剧是说的艺术。《威尼斯商人》作为喜剧,情节富有奇特的浪漫色彩;作为诗剧,语言优美生动,文采斐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很多同学已经被戏剧深深的吸引了。希望大家以后能多读读优秀的戏剧作品,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上戏剧的。
课堂训练 (多媒体展示,对于重难点的巩固性练习,用时六分钟):
一、再次浏览课本P99—P101的语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夏洛克对“为什么不愿接受三千块钱,宁愿拿一块腐烂的臭肉”这一问题的实质性回答是[ ]
A.“我只能说我欢喜这样。”
B.“因为一个人的感情完全受着喜恶的支配,谁也作不了自己的主。”
C.“天生的癖性。”
D.“因为我对于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
2.夏洛克说,同安东尼奥进行这一场诉讼“并没有好处。”实际上,夏洛克心里认为打这场官司是有好处的,他的真正意图是[ ]
A.可以借机报复,消灭对手。
B.可以获得遵守宪章的美名。
C.可以在威尼斯树立自己的威信。
D.可以满足他剜肉的心愿。
3.夏洛克同巴萨尼奥对话时为什么两次使用反问句?最符合他当时心态的是[ ]
A.不愿正面回答问题。
B.不敢正面回答问题。
C.不屑正面回答问题。
D.不甘正面回答问题。
4.从以上人物对话中,暴露出夏洛克性格中的什么特征?
【参考答案】
1.D 2.A 3.C 4.暴露了夏洛克性格中冷酷自私、固执偏狂、残暴贪婪的性格特征。
二、仿写句子,学习语言表达技巧。
请仿照下面这个句子,以所给的词语开头,说一段话。
例句: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无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显出一个帝王的高贵。
仿句:承诺 。
作业布置 (多媒体展示,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增加学生的文学素养。用时一分钟):
课外了解巴尔扎克的《守财奴》中葛朗台的形象,看看夏洛克与他什么不同之处?
(提示:课外自读巴尔扎克的《守财奴》,其中葛朗台的性格较单一,就是吝啬,而夏洛克性格的主要方面固然也是吝啬,但他同时还爱女儿,对作为犹太人所受到的歧视和侮辱满怀愤怒,因此他的性格是丰满的、复杂的,他比葛朗台写得更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