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的认识PPT课件是按照教学目标设计的优秀课件,共两款课件和一款教学设计,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以实例为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更好的认识1-5各数,知道1-5的顺序,可以用1-5表示物体的个数,需要的老师可以下载!

1-5的认识PPT预览







1-5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认识 1—5 这些数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 1—5 各数。 (板书课题)
二、交流预习:
(1) 观察情景图,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 各有多少个? (或多少只) 。
(2)怎样用 1—5 各数表示画面中的人和物?
(3)1—5 各数的形状像生活中的哪些东西?
三、学生质疑,教师明标。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提问同学站起来回答(预设问题:1—5 各数是怎样读的?又是怎样写的?怎样来区分?怎样才能写好 1—5 各数?1—5 各数是由什么组成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用 1—5 各数表示? 怎样用学具表示 1—5 各数? )
2. 师梳理学生所提的问题,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认识1~ 5,会用1~ 5这5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2、知道1~ 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 。
3. 出示对学提示,学生开始对学,师巡视。
对学提示:
(1)请大家带着刚才所提的问题,快速浏览14—15页,找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并用学具表示出来。
(2)按顺序 写出1~5。
(3)若遇到不懂的地方,等会一起交流。
教师“交流互动”;学生 ” 群学展示 ” 。
刚才围绕所提的学习目标,同学们进行了自学和小组的交流合作,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很认真,也很有方法,那么下边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一、交流探究问题 1
(问题1认识1~ 5,会用1~ 5这5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交流。)
小组讨论,师巡视,小组回答并互评。最后共同概括出 1—5 各数的形状特征:1 像小棒,2 像小 鸭,3 像耳朵,4 像小旗,5 像秤钩,加深学生对这 5个数的形状的正确记忆。知道 1—5 的数序。
二、交流探究问题 2
(问题2 知道1~ 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 )
小组拨计数器理解1—5的顺序和写法并讨论,师巡视,小组回答并互评。(1)先在计数器上拨上 1 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1 添上 1 是几? (2)2 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2 添上 1 是几? (3)3 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3 添上 1 是几? (4)4 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4 添上 1 是几? (5) 的后面是几? 5 的前面是几? 3 在谁的后面又在谁的 1 前面?(也可以用学具来摆一摆) (6)1、2 的书写笔顺是什么?在日字格中怎样布局?3、4、5 的书写笔顺是什么?日字格中怎样布局?
四、回顾前面,发现新问题。
1. 再看14—16页,同学们,看看还有哪些地方你不理解?也可以再提出新的问题。
2. 再次探究新问题。
教师“训练评价”;学生 ” 巩固练习 ” 。
一、本节学完了,下边请结合这一节所学的内容给同桌出一道题,考一考同桌。比一比,看谁的题出的最有价值。
1. 出示出题要求,学生开始出题。
2. 同桌互相测试并批改。师巡视,找一两道最有价值的考题。
3. 全班交流最有价值的一两道考题。
4. 老师出示练习题。
做第 16 页上的“做一做” 。
5. 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6. 小组交流展示。
7. 全班交流展示。
二、作业
第18页练习三,第1题、第2题。
第19页练习三,第8题。
用田格本练习1~5的书写。